模拟演练项目
 教学系统平台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学系统平台 > 模拟创伤急救演练 > 模拟演练项目 > 创伤急救 > 项目介绍
创伤急救项目介绍
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止血

       毛细血管和较小的静脉出血,一般出血缓慢,可外撒止血散,如桃花散、花蕊石散、云南白药、如圣金刀散等,再用纱布、绷带包扎。较大的静脉或动脉血管损伤出血,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和止血带止血法。紧急情况下还可采用临时指压止血法。急救救护常用止血方法如下:

1. 指压止血法
       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的大出血抢救,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,不宜长时间使用。
      (1)头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法:①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:在耳前l指处压迫颞浅动脉,可减少同侧头皮及额、颞部出血。②面动脉指压止血法:在下颌骨咀嚼肌的前方,触到面动脉的搏动处,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,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。③颈动脉指压止血法:在胸锁乳突肌内侧,将颈动脉压向后方的颈椎横突上,可止住同侧头面部出血。
       (2)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法:在锁骨上窝将颈动脉压在第l肋骨上,可止住肩部和腋窝部出血。
       (3)上肢出血指压止血法:手;前臂、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,在上臂中上段内侧,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即可.
       (4)下肢出血指压止血法;足部、小腿、大腿动脉出血,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,用双手拇指或拳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即可。

2.加压包扎止血法
       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,先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填塞伤口,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,再进行包扎。如继续出血渗透敷料,可再加敷料包扎,直至有效止血。

3.止血带止血法
       适用于四肢动、静脉出血,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       (1)操作方法:确定缚止血带部位,上肢缚于上臂上1/3处,下肢缚于大腿中上1/3处。上止血带时先将患肢抬高,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软敷料或毛巾、衣服等垫好,若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,将止血带用手按住一头,拉长另一头缠绕肢体2周,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,利用止血带的弹性压迫血管,达到止血目的。若用气压止血带;缚上后则充气,直至有效止血.
       (2)注意事项:使用止血带,以出血停止为度,而不是越紧越好。止血带上好后要标明时间,一般1小时左右要放松1次,若出血停止则不必重复使用。若出血未止,3~5分钟以后再缚上,缚之前覆盖无菌敷料于伤口上,并压住伤口以免过多渗血。对失血较多伤员应给输液、输血,以防止发生休克、酸中毒等并发症。严重的挤压伤和远端肢体严重缺血者,止血带要忌用或慎用。


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包扎

常用的包扎方法、器材有以下几种:
1.绷带包扎法 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创伤伤口包扎法。
      (1)环形包扎法:环绕肢体数圈包扎,每圈重叠,用于小范围伤口及固定敷料。
      (2)螺旋形包扎法:先环绕肢体3圈,固定开始的一端,再斜向上环绕,后圈压住前圈的一半或2/3。用于肢体粗细变化不大的部位,如上臂、足部等。
      (3)螺旋反折包扎法;先环绕肢体数圈以固定始端,再斜旋向上环绕,每圈反折1次。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。如小腿、前臂等。
      (4)“8”字环扎法形包:先环绕肢体关节远端数圈以固定始端,再跨越关节1圈向上,l圈向下,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,并根据需要把前圈覆盖一半,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。

2.三角巾包扎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。
       (1)头部包扎法:三角巾底边齐眉上,沿耳上方拉向枕部,将顶角从头顶拉向后枕部,两底边压住顶角交叉绕向前额打结,再将顶角反折固定于后枕部。
       (2)面部包扎法:将三角巾顶角打1个结,用其兜住下颌,罩住面部,左右底角向后拉紧,在枕后交叉压住底边,再绕向前额打结。在眼、口、鼻处剪开小孔。
       (3)胸部包扎法:底边横放伤侧胸部,绕向背后,顶角拉过肩部到背后,与左右底角在背后打结。
       (4)肩部包扎法: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,燕尾夹角放于肩上正中位,朝颈部。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于外侧打结,拉紧两燕尾角,分别包绕伤侧胸背部至对侧腋下打结。
       (5)侧下腹部包扎法:将三角巾折成90°燕尾式,夹角对准伤侧大腿外侧正中线,底边两角绕腹背部相互打结,然后两燕尾角包绕大腿相互打结。
       (6)下腹部包扎法:将三角巾顶角朝下,底边朝上,横放于腹部,两底角在腰后打结,顶角绕过会阴部至腰后与两底角结处打结。

3.多头带包扎法
       此方法多用于头面部较小的伤口及胸、腹部的包扎。先将多头带中心对准覆盖好敷料的伤口,然后将两边的各个头分别拉向对侧打结。

4.急救包包扎法
        多用于头胸部开放性损伤。使用时拆开急救包,将无菌敷料和压垫对准伤口盖住,再按三角巾包扎法将带系好。


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固定

       目的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,预防发生疼痛性休克;同时限制骨折端的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。临时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上、下2个关节。固定时,木夹板与肢体间要加衬垫,以防皮肤受压损伤,四肢固定要露出指、趾端,以便观察血循环。

常用的临时固定方法有:
1.前臂骨折固定法
       用1块从肘关节至手指长的夹板铺好衬垫,放在伤臂外侧,用绷带缠绕固定,指尖外露,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。
2.上臂骨折固定法
       取肩峰至肘关节长木夹板,内层放置衬垫,置夹板于上臂外侧,用绷带作螺旋包扎,再将上臂固定在胸侧,屈曲肘关节将前臂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。
3.锁骨骨折固定
       先在两腋下垫上棉垫或折叠的毛巾,用2条三角巾,两底边分别置于两侧肩背部,底边朝外,顶角朝内,将底边从腋窝绕到肩前方打结,再把三角巾两顶角拉紧在背后打结。亦可用绷带作“8”字形固定。
4.肋骨骨折固定法
       先在骨折部盖上大棉垫,然后嘱伤员呼气后屏息,即将多头带在健侧胸部打结。

5.大腿骨折固定法
       用1块从足跟至腋下长的木夹板置于伤肢外侧,用6~7条布带扎紧固定。

6.小腿骨折固定法
       取1块从大腿至足跟长的木夹板,置于大、小腿外侧,用绷带或布条固定。



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搬运
 
       伤员经止血、包扎、固定等处理后,要将伤员搬运和转送到救护站或医院作进一步治疗。让伤员尽快离开受伤现场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搬运一般轻伤员可以搀扶、抱扶、背负;较重的伤员,尤其是发生脊柱骨折、昏迷、气胸的伤员,必须采用平卧式搬运法。救护人员不足时也可以采用滚动式搬运法,可由2人在伤员同一侧保持伤员平直体位,轻轻将伤员推滚至木板上,战场上需要隐蔽地搬运伤员时,则采取侧身匍匐式搬运或用大衣、雨衣拖拉式搬运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运送时多釆用帆布担架,一般以仰卧位运送,但昏迷伤员应取俯卧位。脊柱骨折伤员要用木板担架运送,若属颈椎骨折还要设法将头颈部固定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运送途中救护人员要密切注意伤员的病情,抬担架时要让伤员头在后。
Copyright © 2014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
邮编:712000 电话:029-33350841 总访问量:126370次